普兰借贷合同纠纷处理、管辖法院确定及合同无效情形解析

一、普通借贷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

  1. 协商解决
    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主且相互体谅的原则下,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合同约定,通过阐述事实、摆明道理的方式,达成和解协议,自行处理合同纠纷的一种途径。这是最有益于维持双方关系的解决办法,有助于防止双方产生更深层次、难以挽回的矛盾。
  2. 调解处理
    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方(即调解人)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前提下,由第三方对纠纷双方进行解释疏导,促使他们相互体谅、让步,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3. 仲裁解决
    即由第三方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决,以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争议解决法律机制。不过,其成本相对较高。
  4. 诉讼解决
    也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该方式通常耗时较长,但费用相对较低。

二、借款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规则

需注意的是,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若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或虽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且双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涉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的案件,均不依据履行地来确定案件管辖法院。

三、民间借贷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情形

以下情形下,法院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 订立民间借贷合同的当事人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2.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民间借款合同;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普兰县地处西藏西南部、阿里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峡谷地带及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地理坐标东经80°27〃~~82°30〃北纬30°00〃~~31°13〃是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面积124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万亩。普兰县城位于纳木阿比峰和那尼雪峰之间的孔雀河(马甲藏布)谷地,地形狭窄,来自孟加拉的湿润空气,在这里形成宜人的高原小气候。气候温和,降水颇丰,是阿里地区中“雪山环绕的地方。因为有神山,圣湖而广受旅行者青睐。普兰县城南距中尼边境约10千米,北距狮泉河镇398千米,且乡乡公路相连。加之与尼泊尔、印度相邻,境外朝圣者和商贩多由此口岸(西藏自治区重要的出入境口岸有亚东、樟木和普兰)入境,越来越多的旅行者也到这里来参拜神山圣湖。普兰有中国海关和边检,每天不少尼泊尔和印度人通过,其中也包括少量外国游客以团体方式进藏。但这里并不是中国正式出入境口岸,想要从这里到尼泊尔的人,必须在申领尼泊尔签证时注明,否则即使有尼泊尔签证,也不让出境。
普兰对面是尼泊尔山区,叫khojamath。当地人说,即使能出境,到尼泊尔后仍要徒步两天,走一条穿行在喜马拉雅山里的小路,才能到达有公路的城镇。普兰属半农半牧县,粮食产量占阿里粮食总产量的1/3以上。主要农作物有青稞、春小麦、油菜、豌豆、马铃薯、萝卜等。主要饲养牦牛、犏牛、绵羊、山羊、马、驴、骡等。、工业主要以生产农具及生活用品为主。特产品主要有酥油、牛羊皮、羊毛,玛旁雍裸裂腹尻鱼、长体裸鲤鱼。普吉在孔雀河东南岸。和平解放40年来建设迅速,面貌焕然一新,已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中心。道路整洁宽敞,绿树成荫,幽雅清静。
普兰县为西藏佛教圣地之一。境内有著名的神山“冈仁波齐”、圣湖“玛旁雍错”等风景名胜区。“神山”似带着银冠的“金字塔”,“圣湖”为神话传说中的“西天瑶池”。由于“神山”、“圣湖”的神秘感和吸引力,使普兰成国内外旅游和朝圣者的圣地。